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脉管畸形,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,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,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%,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、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,如舌、唇、口底等组织,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。
血管瘤是胚胎时期残留的血管细胞生长而成,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脉管畸形,多属良性。婴幼儿血管瘤在普通新生儿人群中发病率为1~2%,女性是男性的2倍。
(1) 草莓状血管瘤(也称婴幼儿血管瘤、毛细血管瘤):为浅表的毛细血管扩张、曲折、迂回而成,瘤体常高出皮肤表面。见于婴儿,大多数为女性。出生时即可发现皮肤有红点或小红斑,逐渐长大,红色加深并隆起。草莓状血管瘤的瘤体细胞增大速度常比婴儿发育更快。瘤体境界分明,压之可稍退色,放松后恢复红色。
(2) 海绵状血管瘤(也称静脉畸形):一般由小静脉和脂肪组织构成。形态和质地均像海绵,故称为海绵状血管瘤。多数生长在皮下组织内,也可在肌肉内,少数可在骨或内脏等部位。皮下海绵状血管瘤可使局部轻微隆起,皮肤正常,或呈蓝色,或呈青紫色,肿块质地软而界限清楚。若海绵状血管瘤长在深部肌肉之间,称为“肌间血管瘤”
(3) 混合型血管瘤(2中血管瘤混合,常为草莓状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混合):初起时大多为皮肤表面大小不等的小红斑,随着表面血管瘤的发展,外观呈红色、蓝色相混合,同时侵入真皮和皮下组织,皮下侵犯的范围可超过表面病损面积,形成隆起的包块,形态不规则,多见于面部及四肢。侵犯范围有时非常广泛,以致眼睛、口唇、鼻或耳等组织器官都被这种不断扩张的血管组织覆盖,可引起呼吸、饮食、视觉和听觉等功能障碍。
(4) 鲜红斑痣(又称葡萄酒样痣或微静脉畸形):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,好发于面、颈和头皮,大多为单侧,偶为双侧,有时累及黏膜,常不高出皮肤表面。随着年龄增长,颜色加深变红、变紫,65%的患者病灶逐渐扩张,在40岁前可增厚和出现结节,于创伤后易出血。病灶面积随身体生长而相应增大,终身不消退。
(5) 蔓状血管瘤(也称动脉畸形):由动脉或部分静脉组成,可触及搏动性,局部皮温高。临床少见。
目前,对血管瘤治疗常用方法有药物治疗、激光治疗及手术治疗,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治疗所有类型的血管瘤。应根据肿瘤的类型、部位、深浅及病员的年龄等因素而定。常用的方法有:手术切除、放射治疗、冷冻外科、硬化剂注射及激光照射等。这些治疗体系都存在一些弊端
治疗原则是:①预防或治疗严重危及生命或功能的相关并发症;②预防血管瘤消退后产生的畸形或面容缺陷;③预防溃疡及感染,对已经产生溃疡的患者,促进溃疡愈合,减少瘢痕产生,并缓解疼痛;④减轻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;⑤避免对能够自行消退并且预后较好的病变进行过度治疗。
川蜀血管瘤医院专家讲到:因为血管瘤的血流量存在差异,不能采取单一的治疗方法,建议采用多种微创联合,吸取各自优点,远期疗效更佳,特别是美观及后期局部组织的发育。川蜀血管瘤医院采用智能腔内治疗系统(从血管瘤腔外转向血管瘤腔内治疗,采用精密温度传感系统,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,安全,血管瘤经吸收后远期外观佳,欧美国家临床常用),
早期治疗血管瘤的意义是什么?因为血管瘤带有肿瘤生长的特点,即瘤体细胞无限繁殖,早期瘤细胞数量少,治疗操作简单、费用低廉,外观恢复好。相反,若到了后期,瘤细胞大量繁殖,压迫周围正常组织,影响正常组织发育,不仅治疗操作困难、并发症多、疗程长。所以早期治疗血管瘤很重要,
川蜀血管瘤医院专家讲到:以前传统的观念是由于缺乏微创技术,只能无奈地选择等待观察病情发展,往往结果是多等待一天就得为一天付出代价。现在欧美国家通过瘤体腔内导入治疗体系治疗血管瘤,综合各种微创治疗的优点,不但要追求疗效,更要关注远期的美观,因为不损伤周围的正常,所以不影响血管瘤周围组织的发育。